手机网站APP下载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东审服务范围

  • 北京 电话:400-139-4131
  • 上海 电话:400-139-4131
  • 深圳 电话:400-139-4131

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

服务

办税指南 纳税日历 办税服务 电子税务 深圳财政 深圳科委

实务

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
最新消息:
关注我们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

军队会计监督需进一步加强

来源:中国会计报       添加日期:2015年03月06日

  军队会计借助于核算实现监督职能。监督职能依附于核算职能而存在,贯穿军队会计管理活动的始终。
  军队会计监督在军事经济监督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其他监督形式相比较,它既具有监督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的特性,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不可替代的监督形式,也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期军队后勤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军队会计监督弱化不可忽视
  军队会计监督在军事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取代,因此,其弱化因素也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总体来说,军队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体制的滞后性影响军队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一方面,目前,军队有关会计监督的财务法规比较少,现行法规制度对会计监督只有笼统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军队财会人员也缺乏执行监督职能的约束力,更无执行保护职责的专门机构和措施。
  第二,人员素质不高,存在一定的“该管不让管、想管不敢管、让管不会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现象使会计监督流于形式。
  第三,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增大了军队会计监督的难度。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军队单位与地方的交往日益增多。作为会计记账的原始凭据多种多样,假发票、“白条子”防不胜防,使原始单据的真实合法性大打折扣,从而增大了军队会计监督的难度。
  第四,不同的利益驱动机制阻碍了军队会计监督机制的发挥。由于财会人员的切身利益与本单位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受单位小集团的利益的驱动,有的财务部门或财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编造虚假财务信息,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致使建立在会计信息基础上的会计监督失去了实际意义。
  多措并举加强军队会计监督
  军队会计监督弱化不利于建 立规范的会计秩序,也不利于军队会计改革。为了军队会计改革的顺利发展,必须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军队会计监督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军队会计法规体系。健全和完善军队会计法规制度必须解决好3个问题,一是立法滞后,二是行政干预,三是立法大而不全。这几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增强会计法规对新形势的适应性,保证会计法规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当前,除修订完善军队会计预决算制度等现行会计法规,研究制订具体、可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把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奖惩措施等依照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外,还要尽快建立健全《军队会计监督检查条例》,以确定会计监督检查的体制和职能,彻底解决当前存在的“能管不让管、想管不敢管”的问题,保证军队会计监督的正常进行。
  二是创造良好的军队会计监 督环境。首先,要根据军队会计监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加大会计监督执法力度,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要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军事经济监督体系。实施会计监督,既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又需要与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等相结合,要按照财经法纪的要求和规定从上到下定期开展会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此外,还要加强军队会计法规的宣传,提高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培养高素质的军队会计监督队伍。要全面加强军队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的执法意识。军队财务部门要编配足够的会计人员,以充实会计监督力量。同时,要建立会计人员双重 领导制度,即单位会计人员在接受同级首长领导的同时,还要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不得随意撤换会计人员,确需撤换的要事先征询上级业务部门的意见,以保持会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四是运用科学的军队会计监督方法。要加快军队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进程,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报账等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之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会计分析,拓展会计监督的空间和范围,促进监督水平的提高。同时,要建立军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军队财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要加强军队会计监督理论的研究。
  五是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会计监督部门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建立健全军事经济监督体系。二是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军队会计监督与军队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关系。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

东审服务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

联系我们|执业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与安全|网站地图

本网站归东审版权所有京ICP备060007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744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139-4131